镇江市高新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镇江市高新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集体经济须加大扶持力度
发布时间:2017-07-03     浏览次数: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集体经济须加大扶持力度

如何改变集体经济薄弱村无实力发展经济、无能力提供服务的现状,使村集体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进而增强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化解农村经济社会矛盾纠纷,成为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年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村容村貌也有翻天覆地之变,然而由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以及集体资产资源流失、闲置等诸多原因,一些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形不容乐观,大多数处于停滞、倒退状态,村集体增收渠道趋于单一且后劲乏力,收不抵支已成为常态,更遑论实现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保值增效。其结果是无集体经营收入的“空壳村”大量增加,村党支部、村委会运转基本靠上级拨款来维持,为数不多的国家农业补贴、财政转移支付仅起到补充、引导作用,村级须自筹资金建设水、电、路、学等农村公益事业,有些行政村甚至为此借款负债,而所谓的农村双层经营实际上长期处于“跛足”状态。
  面对新形势,如何改变集体经济薄弱村无实力发展经济、无能力提供服务的现状,使村集体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进而增强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化解农村经济社会矛盾纠纷,成为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2012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决定选择部分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财政部将浙江、宁夏作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首批试点区。2016年,试点范围扩大至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等13个省份。期间,就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所遇困难来看,既有主、客观因素,也有历史、现实阻碍。
  其一,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足,综合能力素质有限。一方面,不少乡村干部对什么是村集体经济、为什么要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及怎样发展村集体经济知之甚少,或片面肤浅,甚至产生动摇心理和负面抵触情绪。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种观念:一是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如今再发展集体经济有 “开历史倒车”之嫌,不仅不合时宜、于事无补,还可能背上沉重债务;二是认为集体经济占整个农村经济的比重很小,只是旁枝侧叶,其发展与否无关大局且短期难以见效;三是认为集体土地和林地已基本承包到人,集体经济几无发展空间,加上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环保等多重约束,壮大集体经济难上加难;四是认为与其自力更生,不如“等、靠、要”,静候国家施以援手。另一方面,缺乏高效管理队伍是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集中体现在村两委班子综合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尚存较大差距,年龄与文化结构不合理,且多有畏难情绪,害怕承担失败后果,以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甚或存在自利贪腐行为。
  其二,普遍缺乏资金、知识、技术、人才、政策、资源及适宜的实施方案。据实地调查,对于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问题,90%的村干部认为是启动资金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47.5%的村干部认为是缺乏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当前农村普遍遭遇的现实情况是内部青壮年劳动力(有文化、懂技术)加速外流,外部优质人才难引进、难留住;35%的村干部认为是缺少政策支持,突出体现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职能、机制仍处于缺位状态,且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25%的村干部认为是资源贫乏,大部分村庄拥有集体统管的荒地、荒滩、林场、草场、养殖场(集体畜)、房屋等资源并不多,其中有矿产、旅游资源的更少;另有20%的村干部认为是缺乏合适且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基层对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或束手无策或思路不清,多无长远规划。
  为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财力,让“空壳村”尽快“破壳”,实现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目标,国家、地方政府和村委班子必须三级联动,立足各村既有经济基础,针对发展瓶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构建各具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良性互动机制。在具体举措上,集中捆绑使用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实施分类培训,督促干部学习领会国家、区(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政策,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领导带动能力和工作主动性;配强配优相关技术人员队伍,加强产业技术咨询指导;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完善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